秋粮全面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 各主产区加强田管夯实稳产基础
来源:凤凰新闻在线 浏览量:2523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秋粮全面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 各主产区加强田管夯实稳产基础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要完成今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

右的目标任务,关键看秋粮。处暑已至,秋粮全面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

个主产区加强田管夯实稳产基础。

54082a1f4f197e2d20d55be21bd9e62.jpg

          在黄淮海地区,今年河南秋粮种植面积超过7600万亩,目前正是灌

浆结实、产量形成的关键期,13000多名农技人员分片包县持续为农户提

供技术服务。

         在河南安阳内黄县二安镇的花生种植区,连片的花生田绿意盎然,指

导农户保墒防虫成为农技专家近期工作的主要内容。“花生现在正处于膨果

期,现在要少量补水,同时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和叶面肥,增加花生后期的

抗病性能。”安阳市内黄县农业农村局特聘技术员刘志合向农户传授着田管技

巧。

     “这几年,滴灌设备的使用,既提高了抗旱能力,也使浇水施肥更加精

准。同时,无人机科学防治病虫害,让咱心里更有底了。”今年种植了70亩

高油酸花生的村民张同善对今年秋粮作物的丰收信心满满。

      刘志合介绍,微喷和滴灌技术的普及利用,让秋粮作物既能精准补充水

分,又能最大程度地节约用水。同时利用无人机飞防作业,提高了花生的抗

病虫能力,为今年的秋粮作物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为确保秋粮丰产丰收,河南省及时下发《2025年秋粮田间管理

技术指导意见》,分区域、分作物开展精细化管理,成立9个厅级领导干部

带队的工作组和18个秋粮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分片包市深

入一线进行督促指导。目前,河南省各地秋粮作物长势总体较好,为全年粮

食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秋粮作物长势喜人的地区不仅在河南。在安徽,水稻进入孕穗破口期,

受前段时间高温降雨影响,发生病虫害风险较大。连日来,当地组织植保无

人机开展水稻“一喷多促”作业,促进壮苗稳长、防治病虫和灌浆成熟。

在辽宁,智能农业无人机全面参与喷洒农药、施用叶面肥等田间管理工作,

实现了品质和产量的双提升。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260多万亩小麦全面开始收获。为保障颗粒归仓,

当地抢抓晴好天气,合理安排机车与人员抓紧抢收,既保障了收获进度,又

提升了粮食品质。

    现在距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1个多月,正是产量形成关键期,也是自然灾害

多发期。近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会同全国农技中心和农业农村部药检所,

派出8个工作组,分赴18个重点省和重灾区,开展秋粮生产和防灾减灾集中调

研指导。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要着力抓好秋粮田管,强化防

灾减灾,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同时落实“一喷多促”,督促各地抓住窗口期

开展喷施作业,提高质量和效率,持续夯实秋粮丰收基础。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689-737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讨论拟提请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的文件 当务之急:“虫口夺粮”保丰收!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稳定运行 中国每天超2亿人次绿色出行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025中国电影节近日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5中国企业500强” 首架C909医疗机在河南郑州交付 香港将举行国庆烟花汇演 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正式迈入数字化新阶段
@江苏2026届高校毕业生 你有一份求职补贴待领取! 低空经济安全保障获得新突破 哈中携手共治荒漠化 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 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秋季农作物种子市场检查
均衡分配学生和师资:多地推行义务教育“阳光分班” 保护鸟类: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为期三年的专项行动 首个全国科普 月活动1日全面启动 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声明 第二期尊师惠师公益行动在启动
山东建设社区文化书院 激活基层文化生活 蜗牛来了:糖尿病患者的伤口修复有新招! 语言互通 文化互鉴 势在必行:医疗机构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 南京公交集团开通就医公交5公里
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外公布 琴澳实现救护车跨境“医院—医院” 点对点 多产区全力以赴打好秋粮丰产“保卫战” 手机将有“通天”本领 上帝啊!是不是什么痛苦都让我经历一遍?(小小说)
“澳门—南昌”航线即将开通 国产大飞机执飞 数据要素将发挥经济乘数效应 湖南出台省级法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岚图开启“新实力”竞逐之路 京港两地学生感受洛阳古都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