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年“味”儿在创新中滋润绵延
来源:凤凰新闻在线 浏览量:6254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5.jpg

      告别甲辰龙,金蛇迎春来。我们张灯结彩,神州同庆。

      对中国人来说,回家过年、一家团聚既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也是不可或缺的情感需求。尽管春节传承千年的精神内核始终没变,但春节是“活化”的文化,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激发春节的新活力。

      每到春节,年味的变化总会备受舆论关注。在科技的加持下,“互联网+春节”创造了一批“新年味儿”。电子红包裹着美好祝福,突破时空阻碍传递到各处;一家人围坐一起来一场“家庭云K歌”,成为年夜饭后的新风景;云庙会、VR观展、电子烟花秀,给百姓过大年时的文化生活添了许多新乐子,等等。然而赋予“新年味儿”以意义的,又并非网络技术,关键在于能否形成集体记忆,这是触发文化意义上的深层感悟。当熟悉的年味儿弥漫在移动互联网上,也为春节注入了新的集体记忆。

      不变,源于热爱和传承;变化,来自与时俱进的意识和勇气。“变脸”更新了的年味、年俗、过年方式,适应了群众文化新需求,为春节注入更多生机活力。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才能让更多人成为参与者、记录者,才能将传统文化真正传下去、用起来。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我们新的文化使命。” 如何更好担负起这个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必然要求。近年来,传统文化“两创”实践硕果累累。八达岭长城借助5G、VR、AI等科技,使得跨年活动震撼人心;大唐不夜城古诗灯光秀、“盛唐密盒”吸引众多游客;簪花、点翠等非遗手工体验遍地开花;中式婚礼、中式茶饮、中式服装,在年轻人中刮起国潮风……创造是优秀传统文化带来文化自信的基础,而创新是让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自强的路径。

      山东举办黄河大集,琳琅满目的手造工艺品令人目不暇接;北京厂甸庙会、九曲黄河阵灯俗等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将集体亮相,展现地道的京味儿年俗;四川阆中开启春节“抢银水”,人们争相早起挑井水、抢好运……全国各地都纷纷拿出“看家本领”,迎接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为人们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以首个非遗中国年为契机,汇聚更多力量,聚焦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这是我们的情怀,也是我们的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689-737

第35届香港书展等三展落幕 吸引89万人次 澳门立法会选举划票间设计确定,助力选举顺利进行 澳苏中学生文化交流营在江苏开营 港交所金锣走出金融大会堂,港股IPO热度高 第35届香港书展热度高,文化盛宴引追捧
欧美名校学子开启大湾区体验之旅 香港AI产业快速发展,创新成果频出 香港举办AI超级联赛启动分会场,助力东盟合作 第十八届澳门青年军事夏令营圆满落幕 蔡国强cAI™实验室2.0特展亮相澳门艺术双年展
澳门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影展 第十八届澳门青年军事夏令营圆满收官 艺海流金活动聚首贵州,深化港澳文旅合作 2025粤澳名优商品展将在澳门举行 香港举办论坛探讨供应链服务破局关税战
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20周年庆典启动 全球翻转环流决定南太平洋微生物群落特征 多举措加强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 我国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将在渝举办
塔克拉玛干沙漠3046公里防护带合龙,治沙成效显著 2026版IVISTA智能指数发布,聚焦汽车智能化测评 天舟九号成功对接空间站,携多重新看点 跨区电力交易机制助力保供与清洁能源利用 第三届链博会开幕,1100余代表出席
我国“海卫”系统完成海试 突破深海监测技术 阳台种菜成热潮 带动产业链发展 阳台种菜指南:轻松实现“田园梦” 全球青年双语主持主播大赛颁奖 共讲中国故事 中德青少年以乐为桥 共筑文化交流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宁波日”展现城市魅力 台北故宫特展:品古代围棋文化 援疆教师期满返乡 师生惜别情难舍 平谷区教育成果汇报 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 澳门国际儿童及动画电影节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