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社会工作部等22部门联合发布2024年度全国志
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我市阜宁县一缕阳光志愿
者协会、盐都区“夕阳红”法治宣传队、亭湖区新洋街道童
家沟社区等3个“志愿明星”入选,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创历史新高。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我市志愿服务
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基层治理创新、法治建设和公益事业
的认可。
和小布一起走近这三个先进典型
感受他们的温暖力量
与时代担当
在阜宁大地,有这样一群“阳光使者”——阜宁县一缕阳光志愿者协会,他们以4A级社会组织的专业姿态,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志愿服务网络,让阳光照进每个角落。自成立以来,协会累计实现“阳光微心愿”2136个,让1023名留守儿童圆梦。通过“助学护航”计划,他们创新“1+3+N”帮扶模式,为38名困境学子发放助学金52万元,更在23所乡村小学建立流动书库,让1.2万册图书滋养乡村少年的精神世界。值得关注的是,协会近年来不断拓展服务边界:2024年启动的“留灯行动”,联合多部门为新就业群体、困境家庭提供爱心延时服务,100余名志愿者累计服务超1500人次,获得社会广泛好评。在林海社区,他们助力社区打造的“一站六点”服务网络,将志愿服务嵌入社区治理毛细血管,累计开展活动63场次,真正实现“社区+志愿”的深度融合。
在盐都区,有一支平均年龄近70岁的“银发铁军”——“夕阳红”法治宣传队。自2003年成立以来,他们用20年时间丈量法治中国的基层实践:累计开展普法宣传80余万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帮助3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这支队伍的“精准普法”堪称典范:针对未成年人,他们每年春秋两季开展“送法进校园”,服务中小学生超60万人次;针对农村干群,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宣讲“三农”法规,助力基层民主法治进程。更令人敬佩的是他们的创新实践:2019年试点的“学法律创三无争三好”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从4个村500名学生扩展到全区5.4万名中小学生,在降低在校生犯罪率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队长邵洪波作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用执着诠释法治信仰——他带领队员冒着酷暑指导暑期实践,用“以案释法+现场互动”的方式让法律知识入脑入心。
盐城市亭湖区新洋街道童家沟社区: 六维联动,打造基层治理“幸福样本” 在亭湖区新洋街道,童家沟社区的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书写着基层治理的创新答卷。社区构建的“六维联动”体系,将党建引领、安全守护、文化浸润等元素深度融合,形成“党组织吹哨、党员报到、志愿行动”的高效响应机制,让志愿服务成为社区治理的“活细胞”。社区引导百余名党员注册为志愿者,其中“余热暖民心”老党员工作室和“行走中12345调解团”尤为亮眼:三年化解纠纷570余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8%,成为社区和谐稳定的“压舱石”。在安全治理领域,社区首创的“消防邻居”模式更是可圈可点:组建70人的专业志愿队伍,配备百余套专业装备,通过“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累计整改社区隐患230余处,实现连续三年火灾“零发生”。文化建设上,社区打造的5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集非遗工坊、防灾减灾体验馆、社区书屋于一体,藏书1.2万册的书屋年借阅量超1万人次,VR消防体验等科技设备成了孩子们的“互动课堂”,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会守护安全。
榜样力量,共绘盐阜志愿新图景 此次入选的三个单位(组织),是盐城多年来深耕志愿服务生态的缩影。从阜宁的“微心愿”精准帮扶,到盐都的法治春风化雨,再到童家沟的智慧治理创新,他们共同勾勒出“志愿之城”的生动轮廓。正如童家沟社区童梦圆公益负责人王峰所说:“志愿服务不是简单的付出,而是用真心换真心,让每个人都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翁。” 致敬先锋,更要接续奋斗 期待更多市民以他们为榜样,加入志愿服务行列,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盐阜大地绽放更璀璨的光芒。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的温暖篇章!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689-737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